各学院(书院):
根据上级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抓实抓细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将秋季学期开学阶段有关工作提示如下:
1.加强2025级新生入学心理适应教育。组织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等主题活动,内容涵盖引导新生转变角色、明确目标,学习心理调适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等内容。引导新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知晓心理求助途径,养成善于自助、乐于互助、敢于求助的良好心态。
2.做好毕业生心态调整教育引导。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就业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引导毕业生积极应对毕业焦虑、人际关系调整、校园离别等情绪心理,顺利实现生活转段。各二级心理辅导站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教育引导考研学生学习压力缓解技巧,减轻考研压力,积极轻松备考。
3.常态化开展心理危机监测预警。适时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开展2025级新生全覆盖心理普查。加强对重点学生群体的持续关怀与支持。夯实“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强化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心理危机识别技能培训,通过测评、访谈等方式深入全面地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建立和持续完善“一生一档”心理档案。运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心理健康周报、月报定期监测,充分发挥随时报作用,及时识别并干预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家校协同工作。
4.优化心理辅导服务。充分发挥各学院(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和心理教师工作室的作用,安排值班教师提供常态化心理辅导。开展主题团辅、成长小组等活动,根据大学学习生活特点,及早分类疏导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发现性格优势,增强心理弹性,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加强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联系,做好辅导、咨询及转介等工作。
5.持续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各学院(书院)持续多渠道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各二级心理辅导站及心理教师工作室的宣传。利用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坚持五育并举,广泛开展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心理游园会、电影展播、主题班会等),建设友好、包容、支持的校园氛围。
各学院(书院)要深刻认识当前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把握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工作成效。各学院(书院)在工作中形成的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请及时总结并报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联 系 人:雷 霄
邮 箱:zgxl@zzut.edu.cn
党委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2025年9月4日